河北省“两山”理念实践案例征集|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新华网河北频道-新华网
2023-01-31 08:30:55
> 正文

河北省“两山”理念实践案例征集|隆化蝉鸣山储能电站

2025-11-06 17:22:22来源: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分享至手机

  河北交投隆化蝉鸣山300兆瓦/1200兆瓦时独立储能电站(以下简称蝉鸣山储能电站)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蝉鸣山脚下,是国内单体装机容量较大的电化学独立储能电站之一。该电站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技术,共建设60套储能单元,并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升压站。

  蝉鸣山储能电站创新应用“组串式”技术,推动行业从“集中式”向高效模式转型,进一步加速了储能技术的商业化普及进程。在电网调节方面,蝉鸣山储能电站通过放电量保障电力高峰供应,充电量承接低谷电能,有效实现了“削峰填谷”,让电网保持稳定运行。其积累的设备运行数据为行业提供了可参考标准,为京津冀“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为地区绿色低碳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

  引领储能行业向“节能高效”转型

  在技术应用层面,蝉鸣山储能电站创新性引入“组串式”串联模式,对每块电池进行精准独立控制,提高了电站的电能转换效率,减少了能源传输中的环流损耗,还提升了运行的安全性,从源头上降低了储能系统的环境风险。据测算,新技术的应用使电站运维成本降低40%,全生命周期发电量提高8%,每年可多储存900万度电能,相当于满足3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需求。这一成果有力推动了储能行业向“节能高效”模式转型。

  效能优化赋能:构建绿色电网稳定运行缓冲机制

  在电力需求低谷期,电站以每小时30万度电的速度快速存储电能,单日最大存储量达120万度,有效避免清洁能源因电网消纳能力不足造成的浪费;在用电高峰期,电站可以迅速释放储存的电能,平抑电网负荷波动,保障电力稳定供应。与此同时,电站通过与周边风电、光伏基地建立高效联动,实现了跨时段的能源优化配置,大大提升了新能源消纳率,此举预计每年可减少约1.2亿度电量损失。

  打造“源网荷储”绿色能源生态体系

  蝉鸣山储能电站成功接入国网隆城220千伏变电站,依托这一关键连接点,构建起覆盖范围广泛的绿色电力输送网络。蝉鸣山储能电站不仅提升了电网调峰能力,还弥补了区域内调频资源的不足,更通过容量租赁服务构建起“源网荷储”协同发展的绿色能源生态系统。这种模式既提升了区域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更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的大规模开发提供坚实保障,为冀北地区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提供了助力。

  为实现全生命周期绿色运营,蝉鸣山储能电站构建起一体化智能运维体系。电站通过算法优化充放电策略,根据天气预报数据和用电负荷曲线,自动调整储能节奏,使新能源消纳精准度提高15%,减少了能源浪费,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蝉鸣山储能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带动了隆化县及周边区域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在项目建设阶段,电站创造就业岗位800余个,其中本地员工占比达85%。通过技能培训,这些员工掌握了新能源设备运维、电力系统监控等专业技术,成为了当地绿色能源产业技术骨干,为区域绿色产业发展储备了人才。项目投产后,蝉鸣山储能电站持续贡献经济价值,每年可缴纳税款约2000万元。

  下一步,蝉鸣山储能电站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进一步提升电站与冀北电网及周边新能源场站的协同运行效率,助力行业降本增效,为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更强劲的支撑,为“两山”理念的深入实践贡献更大力量。(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供稿)

[作者:  责任编辑: 高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