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河北频道9月16日电(记者刘桃熊)9月15日,第四届中国藜麦企业家大会在河北省沽源县成功举办。本次大会发布了“沽源藜麦”区域公用品牌,叫响“打造中国藜麦领导品牌,打造世界藜麦产业中心”品牌战略,全面推动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据悉,大会由中国作物学会藜麦专业委员会、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食品营养研究所和沽源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并获得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等多家权威机构的大力支持。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被誉为“粮食之母”和“黄金谷物”,因其营养价值丰富而在全球广泛种植。中国自1987年引种以来,现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藜麦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50万亩。沽源县依托北纬41度的黄金种植带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藜麦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目前全县藜麦种植面积已超10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正全力打造“中国藜麦第一县”。
藜麦目前仍是一个小品类,2024年全球年产量约20-25万吨,远低于主流谷物。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广静川认为,藜麦产业大有可为,沽源藜麦产业打品牌很好抓住了藜麦发展的窗口期机遇,同时为中国藜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大会上发布的“沽源藜麦 蛋白质高”品牌口号和“金牌藜麦”品牌形象引人注目。农本咨首席专家贾枭指出,当前全球藜麦产业面临的挑战是消费群体有限、市场认知不足。他强调,沽源凭借与原产地相似的气候条件,不仅实现高产,更孕育出优质高蛋白的藜麦,1斤沽源藜麦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于4斤牛奶。
会上,沽源县藜麦产业协会会长向永刚代表产业界发出高质量发展倡议,七家本地企业获得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并与多个领域的战略伙伴达成合作。
中共沽源县委书记赵赞系统阐述了沽源藜麦的四层愿景: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消费者提供全营养食品;搭建藜麦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藜麦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他表示,沽源县已构建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并获评“中国藜麦产业示范县”。
未来,沽源县将重点建设藜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良种良法推广中心、加工企业集群中心、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和营养科普教育中心等五大产业中心,全力推动藜麦产业从“小品类”到“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全球粮食安全与营养改善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